智慧仲裁发端于2016年的仲裁业务管理系统,2019年完成了智慧仲裁1.0到2.0的迭代升级工作,现在打算建设的智慧仲裁3.0核心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仲裁大脑”。近日,大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完成了北京市首例劳动争议跨洋调解工作,远在阿尔及利亚的劳动者李某通过线上调解当场领到了工资。
在大兴仲裁院立案庭的一幕,在仲裁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劳动者李某通过网上实名认证、被申请人名称输入、填写请求事项便完成了线上立案工作,全程不到半小时。这在以前,半天都难完成。今年5月,大兴“智慧仲裁2.0”上线,为当事人提供了“足不出户、不出差错”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劳动者反复咨询、频繁修改、立案难的问题。现在,立案仅需要三步:第一步实名认证;第二步填写申请书,申请人基本信息直接导入,输入被申请人名称,系统自动导入企业工商信息,搜索关键字弹出规范化请求事项模板,填写相关要素;第三步提交,等待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即可完成立案。智慧立案改善了劳动者的立案体验,将立案平均时间从120分钟左右压缩到30分钟以内。截至今年11月底,大兴仲裁通过智慧仲裁系统完成线上立案2924件,占同期立案的86%以上。
大兴区仲裁院的工作人员在系统中提交立案后,老李手机就收到了“本院已受理您的申请,您的受理通知书验证码是XXX,请到北京大兴仲裁微信小程序案件进展模块领取文书”的短信,老李输入验证码,受理通知书就领取成功了。早在2018年8月,大兴智慧仲裁1.0就完成了北京市劳动仲裁首例电子送达,劳动者绑定微信后便可足不出户领取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通知书等仲裁文书,解决了劳动者来回跑的问题,但是1.0版本填写个人信息、案件编号、接收验证码的绑定流程让很多当事人感到麻烦。
经过一年探索,今年6月,智慧仲裁完成了电子送达功能迭代升级,更便捷更先进的2.0正式上线,基于实名认证,申请人无需重复绑定,便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领取相关文书。截至今年11月底,电子送达使用人次突破1万人,注册企业200余家,送达文书约4万份,发送短信7.8万条,为当事人节省3万小时以上。办案人员开庭时无法接听电话,当事人漏接电话,传统仲裁沟通的渠道单一、不畅通,成了提升仲裁调解服务质量的“拦路虎”,不仅造成许多误会,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信访投诉。2018年8月起,智慧仲裁线上沟通上线,随时留言、实时沟通变为现实。“我和我的代理人都是听障人士,我们还能开庭吗?”这是当事人张某在线上系统中的留言,大兴仲裁给出的答案是:“可以。”2018年11月,大兴区仲裁院将线上沟通运用到庭审过程中,将双方沟通的内容实时投屏到仲裁庭显示器上,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这是线上沟通功能成熟运用后的一次功能拓展。此外,智慧仲裁2.0还提供了短信提醒等功能服务,应用于各阶段消息及验证码查收,开庭前24小时还会再次提醒开庭时间,真正实现了线上沟通一小步,提升服务水平一大步。
2019年11月初,大兴区某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案件,涉案金额逾百万元,多名劳动者已返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在家等待。大兴区仲裁院获悉后,立即介入处理。在仲裁院工作人员反复沟通下,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利用智慧仲裁发起线上调解,39名已经返乡的劳动者在路上、家里、农田等生活化的场景中完成了远程调解工作,大大节省了身在外地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基于智慧仲裁线上调解功能搭建的网络调解室,最多支持五方通讯。当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意向,即可由办案人员发起调解,双方输入接入码即可进入线上调解室,调解成功向双方邮寄调解书,调解视频作为笔录存档,双方签收调解书后即为调解成功。
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后,也可通过系统上传调解笔录,仲裁审核后线上签发调解书。自今年8月16日完成北京市首例劳动仲裁线上调解起,截至目前,大兴区仲裁院已累计发起调解70余次,成功调解56件,出具调解书37份,涉案金额百余万元。北京市人社局介绍,在人社部“互联网+调解”推广阶段,智慧仲裁发挥技术优势,形成了“互联网+调解”大兴模式,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大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马建庆介绍,线上立案保证当事人不出错的同时,工作人员不再需要反复提供咨询、反复要求修改,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子送达核心是智慧送达,相较于传统文书制作繁杂的过程,电子送达基于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只需要办案人员登记开庭时间,剩余的材料生成、签章、送达均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案件量同比上升30%的情况下,仲裁邮寄费用没有上涨,大兴仲裁高效完成了2019年度结案工作。线上调解突破了调解空间的限制,压缩了结案周期,提高了工作效能。
马建庆表示,智慧仲裁发端于2016年的仲裁业务管理系统,2019年完成了智慧仲裁1.0到2.0的迭代升级工作,现在打算建设的智慧仲裁3.0核心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仲裁大脑”,仲裁大脑将服务于智慧笔录及智慧裁决,也将运用于劳动纠纷的源头治理和普法工作当中。基于仲裁大脑可以实现智能生成裁决书,也能实现智能问答,为企业和劳动者答疑解惑。
文章来源于新京报网,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